陆河商会 首页 会员中心 陆商风采 查看内容

彭武豪•随缘顺势 自在精彩

2014-1-21 15:08| 发布者: MIKEE| 查看: 28932| 评论: 0

创业伊始,珠联璧合两相辅


创业伊始,珠联璧合两相辅


有人说,那些成功的人总是能在合适的地点,合适的时间,做合适自己的事情。

我的解读是:成功的人总能抓住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自己给自己制造“运气”。


事隔22年,彭武豪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踏足深圳那一刻的震撼于冲击。

那是1984年暮春5月的一个黄昏,一辆从陆河开来的长途汽车缓缓驶入深圳东门汽车站,颠簸了一天的彭武豪拖着有点发硬的双腿走出车站,一抬首,眼前的景象令他的心蓦地像撞进一群小鹿,蹦跶激烈:宽敞笔直的道路两旁华灯初放,灯花辉映,高楼大厦上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霓虹光管更是璀璨闪烁,长长的东门路被铺拍得景秀华丽。一辆辆车子穿梭奔流着,好像正争先恐后前往一个博大辉煌的仙境……

那种美妙,连做梦都不敢想象。彭武豪所有的疲惫一扫而光,组下仿似与这片土地通了电,浑身油然生出坚定的信念:这里,才是我想要来的地方;这里,才是我可舒展身手的地方;这里,才是我要扎根、开花、结果的地方。

那一回,彭武豪是因为一点印刷业务而来深圳的。如果我们仔细回忆1984的深圳,会记起当时才刚刚改革开放,事实上无论是高楼,还是灯火,并非那么金光灿烂,但那一点点刚刚展露的都市风情,那与陆河乡间完全不同的气氛,已像一个下凡的天仙,足以打动初来乍到的彭武豪的心。

1个月后,彭武豪重返深圳,落脚龙岗。与他同行的,还有一位姑娘,叫罗益妹。

罗益妹家在农村,却有一个人人羡慕的“南风窗”——祖母在香港。祖母和亲戚们不时“吹”一点“南风”回来,她家的日子便过得比一般农村人好。彭武豪与罗益妹的爱情,始于他当教师时期,被他视为一种缘分。当时,他俩两情相悦,正处于欲说还羞的朦胧阶段,却被罗益妹返乡探亲的老祖母“一语道破”。老祖母慧眼独到,一眼看出青年彭武豪是个可以将心爱的孙女托附的人,她非常疼爱孙女,正在申请罗益妹到香港居住,但她认为,孙女到了香港,未必能找到像彭武豪这样出色的后生仔。她慈爱地对彭武豪说:“你别担心,她去香港,你就让她去,一年后,你也可以申请去。”

闻言,彭武豪喜上眉梢,心生感激,想不到,自己还没有鼓起勇气向罗益妹挑明关系呢,她的家长已经首肯了。

纯情的罗益妹自此一条心爱上彭武豪,一对佳偶开始了并肩闯天下的人生。二人恩恩爱爱,刚柔相济,吃苦捱累,永不言休,在龙岗打拼出一个熙熙商圈,更造就了滚滚红尘中不可多得的美满姻缘。

与大多数一穷二白、两手空空来深圳谋求生存、挣一顿饱饭吃的陆河人不同,一直生活在相对安稳、舒适、温情的环境中的彭武豪是出自一种自觉的选择。这种选择,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观念保守、但求温饱安康的实惠型追求中显得尤为可贵。对市场的敏感天性,对商品的价值认识,对改变现状强烈渴求,使彭武豪先人一步,当大家还在混然摸索,他已有比较明确的目标。

带着几年来小打小闹积蓄的几万元,彭武豪与罗益妹在龙岗办起一间杂货店。

打动彭武豪的心扉的是深圳;他选择的立足点,是龙岗。当时的龙岗,远离特区二线,当深圳以一夜城蜚声中外之际,这里仍是四处荒草摇曳,与陆河乡村的景象无异。彭武豪选择在此,何故?

他的解释是:一是因为龙岗聚集了不少陆河老乡,都是同道中人,有一种依靠;二是这里刚刚启开改革之门,人流渐多,对日用品的需求日益增加,开小百货店,北上可至省城广州进货,南行又离香港不远,罗益妹想见居住在香港的亲人一面,也较为方便。

在踏足商海多年后回顾自己走过的路,彭武豪满怀感恩之情地说自己是“运气好”。

我却不同意这样的结论。所谓“时势造英雄”只是一种肯定时代大势对个人命运影响的说法。想一想,如果当初彭武豪听从父亲的话,眷恋那一份收入不高但稳定的教师工作,躲在旱涝保收的避风港里;如果他因为已经温饱无虞而安于现状,还能不能有今日的成就?

许多人提到成功的人士,总会用“幸运”二字去形容;许多成功人士言及自己的成功,也常会自谦那是幸运。没有创出成就的人则总是抱怨自己运气不济,没有机遇。

事实上,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处于同一个时代,同一种环境,同一样的条件,甚至同一样的起点,为什么有的人走上成功,有的人却只能望洋兴叹“运气不好”呢?

运气究竟是什么东西?

我的解读是:冥冥之中,命运是存在的。恰如老化所说,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。倘若一个人在天地、地利、人和各方面都相背,命里无时硬要去做某件事,一定会招致失败。但是,即使命中注定你能拥有的东西,你不努力奋斗,那果实绝不会从天而降。而攀摘到果实的“运气”,是要靠自己去“制造”的。

香港富豪李嘉诚在少年时代算过一次命,算命先生说他“天庭饱满,双目有神,生辰属龙命,保护星乃水星。若勤劳苦干,坚持不懈,将来定会大富大贵。

这当中,有一个“若“字。若李嘉诚不勤劳苦干,坚持不懈呢?那他绝不能成为今日之李嘉诚。

也就是说,一个人迈向成功的基础,当然需要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更需要敏锐的触角,精明的判断,果敢的行动,才能与“运气“携手,才能真正“有运行

”。

顺应时势踏上市场荆棘路的彭武豪,在波诡云谲的商途上行走的每一步,都佐证了这样一条镇里——“点止运气甘简单”。



货如轮转,小小百货乾坤大


人要发达致富。第一步要做的,就死为自己找到第一桶金。而这一桶金,只有顺应时势,辛勤劳作,刻苦经营,才可获得。


在龙岗街边的一间出租屋里,彭武豪与罗益妹新开张的小杂货店主营批发小百货、日用品。小夫妻俩自然地“男主外,女主外”,十分投入地经营着当时还毫不起眼的小店。女人坐阵看管店面,兼管家头细务;男人则不停地奔波在路上。

生意人有句经验之谈,叫做“活如车轮转,钱如雪片飞;,本钱和赚来的钱都在慢慢的路上滚动着。那时的彭武豪,就像个被鞭得呼呼转的陀螺,整天不停地在采购、运输、销售,再采购、在运输、再销售地”倒腾“。他的时间,二分之一在广州,四分之一在深圳,四分之一在陆河。

广州是彭武豪当年最重要的货源地。他至今还能脱口而出说出广州油脂化工厂的地址——人民路122号,广州的大街小巷,他都几乎走遍了,对采购的路线比对自己的掌纹还熟悉。上世纪80年代中期,中国经济依然以计划经济为主,一切都要有指标,讲搭配。洗衣粉、肥皂好销,想要这些货?那就要搭配一些洗洁精、洗头水之类不那么好销的东西。有些货源,广州提供不足,他便将一些深圳不大好销、陆丰市场又有需求的物品,运回陆丰销售,再从陆丰采进一些深圳需求的物品带回来。

每天傍晚,就在大家下班回家享受一天辛苦之后的休憩的甜柔十分,已经忙碌了一日的彭武豪还要匆匆出门,赶到汽车站坐长途公共汽车或到路边拦扬手即停的小吧,连夜赶往广州,以便次日一早有足够的时间进货。早上进了货之后,打包运输;在马不停蹄地赶回龙岗解惑;经营批发。忙完一天,黄昏时刻再度门,重复相同的轮回……

每天,彭武豪都要工作十七八个小时,没日没夜,既劳心又劳力,无论脑力、体力都超负荷支出。在广州、陆丰、深圳三地,一箱箱沉重的货物,都靠他自己手捧肩抬背扛地装车、搬卸、清点,常常汗水浸透衣衫,湿得几乎可以拧出水来。

令彭武豪苦中感到快乐的是,随着如车轮滚滚转动的货物来来去去,利润也如潮水般一波波翻上他的手心。

那时节,龙岗正处于一个新的开发阶段,工厂、企业如雨后春笋,大量外来人员成为他的目标消费群,水桶啦、搪瓷面盆、口盅啦,饭盆汤匙啦,洗衣粉、肥皂啦,洗发水、洗洁精啦,还有牙膏啦,护肤品化妆品啦,但凡人们日常要用的东西,都极其畅销,没进到一批货,市场价格都有所上涨,别看这些货品不太值钱,可薄利多销,每月的赢利都挺可观。

就这样,货如轮转,人如陀螺转,舟车劳顿,进货出货,周而复此数年,至1988年,勤奋的彭武豪积攒了“第一桶金“。




江湖弄潮,风雨不碍轻舟过


成长与希望总是令人欢欣和喜悦,而过程,也总会伴有疼痛、挣扎与彷徨不安。


如果说只有经过磨砺,经过失败,在吸取教训才能达到成功,才能造就伟业,体现人生的逻辑,那么,一直在奋力拼搏,强烈渴望成功的彭武豪,也不可避免遭遇挫折和逆境。

随着货物的滚动,资金也像雪球般滚动着膨胀。批发生意做得越来越顺手,彭武豪的进货胃口自然越来越大。那时节,不少客户追在他的屁股后面等着提货,仿佛只要是货物,就能卖出去,就能赚钱。

好景延至1989年春夏之交,突然被一个意外中断了。当时,彭武豪在广州吃进了上百万元的货,没想到,天安门广场那场著名的政治风波,影响到中央的经济政策,市场形势逆转,彭武豪手中的货一下子从肥肉变成鸡肋。货压在手中多一天,亏损就会逐渐增加,时势逼人,彭武豪只有忍痛进行大清货处理,回笼资金还贷,也让自己今早从这批货的泥淖中跳出来。

此役过后,彭武豪损失惨重,包括利息、破损费等在内,上百万元打了水漂。

也许是性格使然,也许是明白做生意不是赚就是亏,没有永远赚而不蚀的道理,彭武豪在失败与严重亏损面前显得非常平和。他注重的不是亏了多少钱,二是深深考虑失败的原因。他感到,自己的信息的渠道比较畅通,对市场变化的触角比较灵敏,这次翻跟斗,不是自己眼不明手不快的问题,而是出于谁也无法抗拒的社会大势。他开始讲目光抽离百货批发行业,希望能重新选择一个新的行业目标,一种新的经营模式,一个新的人生方向。

接下来的几年,对于彭武豪来说,是从觅方向、风云迭起、悲喜交加的几年。数年间,他腾挪闪展,在多个行业辗转征战,寻找适合自己的定位。

首先转批发小百货为批发建材,经营五金、交电、陶瓷灯,这一行,身心劳累相比做小百货有过之而无及,彭武豪无心恋栈,仅做了一年多就放手了。、 接着,他购置了2部8吨、1部5吨的大货车,请了几位司机,组建车队进行长途货运。按理,在商品迫切需要流通的时代,货运是很重要的一环,无疑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。可是,在上世纪90年代初,无论深圳还是整个广东,道路交通状况都非常不如人意,本来只需1天的路程,因为堵塞等原因,又是竟要行驶3天,运营成本大大增加不说,司机也受不了了。见状,彭武豪果断地买了车辆,结束了这段“旅程”。

1992年,在中国新一轮房地产热持续升温的形势下,彭武豪当然也不放过这个机会,涉足房地产,进行买地卖地。然而,房地产业虽说是一块热辣辣的大香肉,却不是所有投资者都是赢家,彭武豪虽说没有输,却感到自己在变幻莫测的政策中暂时还缺乏一种承受力,于1994年转做土建装修工程,并于1995年成立了深圳市龙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,扩大业务经营规模。

可是,做工程也有做工程的难。低声下气求人不算,千辛万苦完成了作业,还会遭遇行内常见的工程欠款。在加上彭武豪做事踏实,为人忠厚,偷工减料,做不出来;克扣工人工钱,更做不出来。他是个宁愿借钱也要发工人工资的人。看来,做工程装修也不适合自己。

1996年的彭武豪处于一个整合思路和资源的关键时刻。夜深人静的时候,他难以入寐,陷入裤裤的沉思,对自己这是多年行过的路进行梳理总结。

一件件、一桩桩的事情在脑海里不断地翻腾、交叉、跳跃、归纳。即使没有硝烟炮火,没有枪林弹雨,商场也是险境重重的战场。每做一笔生意,就像选择一个战场;每一笔投资,就像战略战术的实施与挥军冲锋陷阵;每一个结果,不是在战场上消灭敌人就是被敌人吃掉自己的兵力。在波云诡谲的商业战场上,即使是最精明的企业家,也很难保证不再某个考虑不周或求胜心切的环节上,将自己带进被动的境地;而在随时随地都存在胜或负的商战情势中,稍有不慎,棋差一着,就可能会导致全军覆没。

在这种关系到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,最能够显示一个企业家的实力与能力,最能够反映一个企业家的智慧与胆识,最能够考验人的意志。

在一连串的新行业“试验”之后,彭武豪不再那么急匆匆地投入新的行当了。代之而起的是一重重紧迫感、责任感、危机感,他必须冷静地进行市场考察,重新判断事业的方向,尽量做到不再犯错或者少犯错;必须以更加细致、耐心、谨慎的态度,为自己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。

从孩提时期开始,彭武豪已是一个喜欢并善于用眼睛观察事物,用头脑思考问题,以毫不懈怠的行动去追求未来的人。如今,通过一番认真、客观的思考分析,他渐渐意识这几年的折腾有点舍本求末,与其东一榔头,西一锤子,将精力与资金耗在不断地转移阵地之中,不如好好地经营老本行,将百货行业做专,做强,做大。

“暮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”

兜兜转转,至此,彭武豪终于看清楚了自己的路向,原来,最适合自己的竟是老本行!

曾有人总结出这样一个必然成功的公式:

第一步,知道你所追求的,也就是要精确地界定你想要的。

第二步,知道应该怎样去做,并且立即采取最有可能达成目标的方法,最短的时间,采取最大量的行动。

第三部,发展处敏锐感,能准确辨识回馈的讯号,并尽快从进行中的结果来判断是接近还是远离目标。

第四部,不断修正、调整、改变做法,直到有效为止。

彭武豪正是这样做的,因此他成功了。


QQ|Archiver|手机版|陆商网 |粤ICP备13067880号-1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© 1993-2013 Comsenz Inc. Designed by szllcc.com

GMT+8, 2024-5-21 19:41 , Processed in 0.108716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返回顶部